今天下午是飛魚季節過後,第一次的去潛水射魚,設了六隻白毛魚,女人吃的魚,以及七、八尾男人吃的魚。我潛水右手邊的安全海池,前前後後有五、六十個浮潛客,祝福她們可以碰到海水,而我,我潛水是因為要生活,養太太的身體與她的多元信仰,因為要寧靜,要寫作,因為體能要維持,因為遠離酒今,只好躲在海水裡頭,與不同魚類相知,幽會,在夕陽落海之後,我一個人在礁石上旅行,覺得很舒暢。回到家,我送一條魚給老海人,他回說;謝謝我們的魚。他的我們,指的是,海洋與他,不是我。
部落裡的老男人
在很早的早晨,想著部落裡的老男人,85歲以上還有四位,民國二十幾年生的還有六位。前面四位的氣質與後者完全不同,民國三十幾年出生的更不好,小叔叔已86歲了,前天太勞累的躺在涼台休息,問我說,他的哥哥們是幾歲往生,我說,你的大哥是93,你的二哥(我父親)87,又問我說,你這個年紀還會去開墾芋頭田的男人還有幾位,只有兩個人,我說。你在想甚麼?想著,不再吃地瓜,芋頭,不再造船的人,那個土壤,那個飛魚不會給他們謙卑,孩子,這兩、三年若是你要出國要告訴我,別遠離我太久。父親與大伯生前也都跟我說了同樣的話,同樣的語氣,包裹著一生被自然環境養育的感觸,小叔跟他兩位哥哥一樣,都拒絕吃藥,拒絕去醫院。我會聽你的話,又說,以後你要繼續造船,跟你的堂弟,造船的木頭裡有許多許多山林與海洋會給你寬容,會給你謙卑。小叔哼著古老的歌,句句是文學人類學,我望著大海,心魂似是移動在那古老的傳說裡,此時全球化彷彿是災難的劇場,也剛剛閱讀完Ruth Behar的傷心人類學,接著閱讀”公羊的盛宴”,盼望下午去潛水抓魚給家屋裡的女人。
永興農場路段土石流 砂石淹至潮間帶 鄉民痛批:疏濬工程惹的禍!
[張育菁/報導] 最近這波梅雨造成蘭嶼多處土石流,其中最嚴重的是野銀永興農場旁的溪流。6月13日,河床上的泥土、砂石不僅被沖到馬路上,就連前方的礁岩 區也被土石淹沒,附近居民辛苦種植的芋頭、地瓜被沖到馬路上。雖然數量不多,但是眼看著颱風季節又要來臨,鄉民們辛苦種植的農作物,恐怕又要毀於一旦。一 想到這個鄉民們不禁破口大罵:「工程要做就做好,不然就不要做嘛!」
附近居民質疑這麼嚴重的土石流,是因為剛完工的疏濬工程所致。由於經費不足,河道兩旁無法做水泥護堤,使得剛鬆動的泥土大面積的被沖到路面,造成部分農作物被沖毀。一位附近的居民說:「在還沒有這個工程以前,都沒有這種情形發生,有了這個工程之後就變這樣了!」
治標不治本:經費不足只能疏濬 無法重建涵洞
財經課長施森茂表示,永興農場旁的河川疏濬工程一案,是由鄉代表主席曾加油所提的。每位代表都有100萬的額度,針對零星小型工程提案,永興農莊旁 的溪流疏濬工程,約花了30-40萬之間。若要做完整的野溪整治工程、在河道兩側打上水泥,差不多要3000萬才有辦法全部做完。所以鄉公所在執行相關工 程的時候,只能分段提計畫,等有經費後再執行。
野溪疏濬工程原本是希望能夠改善排水,主要是疏通河道,清理河川中的石塊,不過,該路段的涵洞是20-30年前施作的,不僅小且堵塞,下大雨時,根本無法發揮應有的排水功能。
代表曾加油表示,當初提這個提案是因為避免下大雨的時候,鄉民的田地會被土石淹埋,又礙於經費不足無法執行涵洞重建計畫,所以只好先提疏濬計畫,「但是沒想到這場雨會下得那麼大。」
畸零地無賠償 苦了老農
蘭嶼雖然全島為原住民保留地,遇天然災害時,因為每位農民所有的皆為畸零地,不符合原住民保留地遭天然災害時的補助標準,而無法申請賠償。雖然芋頭 地瓜等農作物,不見得再是每個達悟(雅美)人的主食,但是隨著觀光業的興起,芋頭、地瓜是卻風味餐的重要食材。昔日的主食,成為今日重要的「經濟作物」。
每天辛勤到田裡工作的老人家,遇到這樣的天然災害也只能默默地,重新恢復自己的田地,期待能有下一次的豐收。
災害搶救
目前的土石流路段,財經課長施森茂說,將以天然災害緊急搶修的方式進行,道路、河道上面的土石,維持道路暢通。至於,淹沒至潮間帶部份的土石,鄉公所因人力上的短缺,無法進行清除。
東清國小畢業典禮 很「達悟」
[張育菁/報導]有別於以往的制式程序,結合了達悟的傳統文化,東清國小在6月17日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畢業典禮!畢業班的同學們自己造拼板舟、並且舉行小船下水畢業典禮。由畢業生黃豪蔚擔任船主、負責試航,他駕著小船(小拜訪號)、載著同學們的畢業證書划出東清灣澳。小拜訪號也在祝福與讚嘆聲中,順利回航。
這不僅是東清國小第一次的小船下水畢業典禮,更是蘭嶼的第一次。一人拼板舟原本是配合「代代船承計劃」所造,造舟計劃從100年7月開始,並且請來東清駐村藝術家張馬群指導小朋友造拼板舟的所有細節。當黃豪蔚順利地將小船划向大海的時候,擔任畢業典禮主持人的父親黃阿忠,不禁興奮的向兒子溫情喊話:「豪蔚,你是爸爸的驕傲!」
今年東清國小的畢業生共有11名。由曾經參與「拜訪號si Mangavang」18人大船航行的黃豪蔚擔任船主,負責小船的試航。駕著與同學一起製作的一人船上,慢慢的熟悉操作划船的要領,獨自航向老鷹岩。第一次划行這麼遠的距離,黃豪蔚開心地說:「划自己做得船,當然要划遠一點!」
典禮前一天,請來部落裡的耆老唱古調迎賓、宴客。接連兩天,東清國小都擠滿了人潮,一切儀式盡量遵循古禮,全校師生也都穿上傳統服,讓同學們真實的體驗造舟的完整過程以及祖先的智慧。校長溫昇勳說,原本小船要在飛魚季期間下水的,但由於飛魚季期間的禁忌較多,權宜之計,最後與畢業典禮合辦,也促成了這豐盛且平安、「達悟味」十足的「畢業典禮」。
未來這艘小船也將被作為教學用,讓同學們能夠有機會學習、體驗自己的傳統文化。東清國小校長溫昇勳表示,其實每艘拼板舟的製作都需要耗費很多樹種與木材,通常一艘船都可以用10年、20年以上,為了避免過度的消費達悟族的文化明年將不再造實體小船。但是「代代船承計劃」仍然會繼續執行,未來將改以製造模型,讓同學們了解拼板舟的製作方式。
七種災難
也許是年紀的關係吧,也或許是兒時的記憶吧;記憶回到思念父親走過的林園,在今天的午後下了一場大雨,林園在乾涸床的源頭,到那兒去看一顆我未來造船使用的樹材,豪雨彼時讓乾河床醞成滾滾的急流黃河,河谷兩邊是茂密的雨林,豪語與雨林讓河谷幽暗如夜。一個人在山林哩,喝著從葉片滴落的雨水,是喝著父親往日給我的語言,此刻部是去尋找創作的靈感,而是去體會鬼魂出沒的地方,在谷底非常非常的幽暗,感覺鬼魂就在身邊似的,確實很詭譎,但我卻是喜愛在樹陰下砍伐阻礙樹木生長的那些蔓藤。之後,我留了一些菸給山魂,豪雨、山谷、幽暗、黃河讓我舒暢。太太問我去了哪兒,去看樹我說,神經病,雨下得如此大,樹,有什麼好看的,去看感情,我說。至少,那顆數日後會保護我,在海上。
從昨夜起,海浪攪混砂岸,鵝卵石的聲音很吵雜,若是不去看海,也可以理解海況不好的自然現象,總得來說,這是颱風來臨前的表現方式,久了之後成了我們的基本知識。二十歲的後半年,我住在新竹五峰的桃山部落,有位優帕司老人告訴我一件事,說,林務局盜伐我們土地上的原始林,每一輛貨車駛經我家門的時候,我的眼睛就像被針頭喳一次的那樣痛苦,三十五年後的今天,台灣的人在每次的豪雨,颱風就要面臨土石流的災難,這是不會休止的災難。平地的漢人,沒有受過山林生態的啟蒙,就對山林沒有一絲的愛,如今我們仍然聽不見林務局對其錯誤的政策,盜伐的惡行認錯。我在小一的時候,台灣人在我們的島嶼買了許多許多的檳榔,原來那些檳榔就是種植在山坡地,都市淹水,受災戶苦不堪言,這些種種的台灣災難,就如吃檳榔的人得了口腔癌一樣,最後是死亡,醫藥費留給後代成單。當颱風過後,彩虹會再次的在山頂顯影,七彩其實是無止盡的七種災難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