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 風浪大 船不來 蘭嶼鬧油荒

[張育菁/報導]7月底8月初,一連兩個颱風—蘇拉及海葵的外圍環流影響,強大的西南氣流使得往蘭嶼的貨船遲遲無法啟航。蘭嶼農會幾乎要鬧空城,唯一的加油站也從8月7日中午11點起開始缺油,目前僅剩緊急備用油供給海巡署、衛生所等緊急事故使用。

蘭嶼加油站從7日中午就已經不再供油,許多不知情的民眾在8日上午前往加油站準備要加油的時候才發現;也有不少原本租借機車的遊客因為加油站缺油,而改租腳踏車。

據加油站工作人員表示,蘇拉颱風前兩天有進油,但因為一連兩個颱風,西南氣流強,風浪很大,一直遲遲進不來。目前中油公司已經把油都預備好在港口了,等船開就可以直接送過來了。

儘管蘭嶼的貨船常因天候因素而停班,但是「鬧油荒」的情形並不多見,中油公司依照蘭嶼地區的用油量,每回都載運1萬2千公升到2萬4千公升的油,供應一星期的用量。

幼托整合 鄉立托兒所無合格建照 停托後 2-3歲幼兒無校可去

[張育菁/報導]新制幼托整併81日上路,鄉內的四所托兒所因為無合格建築執照、幼教老師,所以今年度不招收新生,原有的3歲以上舊生將轉至國幼班或者幼稚園就讀。然而國幼班不招收2-3歲的幼兒,鄉內唯一的幼稚園目前也在改制階段,現有的設備也不符合2-3歲幼兒學前教育的規範,使得目前蘭嶼鄉2-3歲幼兒面臨無學校可讀的窘境。

 

為了提升學前教育的教學品質,教育部民國96年公布幼托整合政策,在今年81日開始實施。幼托整併之後,原有的托兒所(可招收2-3歲的幼兒)、幼稚園都將成為幼兒園,並且除了在硬體建設上面必須符合相關規定之外,師資上除了教保員之外,也必須有合格的幼教老師。

 

鄉內4間托兒所,有3間沒有合格的建築執照;唯一一間有合格建照的托兒所又因為坪數不足以容納全鄉托兒所學童,再加上沒有合格的幼教老師,導致鄉立托兒所今年被迫停招。而鄉內的幼稚園和國幼班因為硬體設備不符合招收3歲以下幼兒,使得不少家長開始煩惱家中2-3歲的小朋友下個學期將何去何從?

 

鄉公所社會課長黃阿忠表示,目前已將這個問題函送縣政府,等待縣府回文。黃阿忠坦言,以目前現況評估,若要另外找地點收托兒所學生的話,最好的方法是重新蓋建築物。但是各村的學童人數不一,有的甚至少於10人,為此在各村重新建造托兒所恐怕有點不敷成本。

 

蘭恩幼稚園施秀雅透露,為此鄉公所曾經派人前來商討,未來鄉立托兒所與蘭恩幼稚園合作的可能性。雖然蘭恩幼稚園的空間坪數最多可容納102為幼童,但是在硬體設備上仍有不足,幼稚園本身也尚在改制的階段,今年還無法針對2-3歲的幼兒進行招生。

蘭嶼拼板舟 9月再渡黑潮

【中央社╱台北6日電】

去年橫渡黑潮的蘭嶼「Si Mangavang拜訪號」15日將啟航回到蘭嶼,9月8日將再次勇渡黑潮,參與台東縣南島文化節活動。

有9對大槳的「Si Mangavang拜訪號」,是達悟族百年來最大手工拼板舟。去年6月29日從蘭嶼出發,沿途經墾丁、高雄、台南、台中,去年7月16日抵達終點台北大佳河濱公園。

內政部營建署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製作拼板舟製作、下水及航海過程紀錄片,下午舉行首映記者會,並宣布拜訪號將再度啟航。

拜訪號去年成功勇渡黑潮後,在台北市政府展示3個月,目前停放在高雄市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預計8月15日從墾丁出發,回到蘭嶼東清灣,9月8日再航行到台東縣,參加南島文化節活動開幕。

達悟族耆老黃杜混在記者會上,吟唱「航向美好」歌謠,抒發對拜訪號的情感與對海洋的尊重。

去年拜訪號抵達台北大佳河濱公園,曾登上拼板舟與穿丁字褲勇士划行數百公尺的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說,如果沒有意外,希望今年到蘭嶼走走。

內政部長李鴻源則說,他會儘量安排時間,參加蘭嶼拼板舟活動。

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航港局加強颱風期間台東離島客(輪)船航行安全管理

交通部航港局加強執行「台東離島地區客(輪)船颱風期間航行機制管理要點」,以確保障航行台東地區離島航線客船旅客及船員之安全。

暑假旺季已到來,依往例將有大量遊客搭乘客船至台東綠島及蘭嶼觀光旅遊,惟夏天正逢颱風季節,爰此,航港局除對於台東地區離島客輪載客運能及航行安全更加重視外,並要求經營台東離島航線之船舶運送業者依照「台東離島地區客(輪)船颱風期間航行機制管理要點」配合執行,以避免因颱風或海象不佳發生旅客滯留離島無法返回本島及事後發生消費者糾紛之情事。

今年暑假期間,計有6艘客船參與台東地區離島交通疏運,為因應臨時增加之旅客人潮,業者將以機動加開航班方式服務旅客,若因颱風期間海象不佳造成航班減班或停航,則要求業者應立即張貼公告於營業處、售票處及候船室等適當處所告知民眾,另航港局亦提供相關航班訊息網站(http://www.hlhb.gov.tw/ttu04_frm.Asp),民眾可隨時上網查詢。

我沒有愛情觀

我的小說觀;海洋讓我說話,說,海洋與達悟人的相容性,是生活哲學,追求生活美學,是神話的,文化的,人文的,是跨空間的,是移動的,是生態的,替魚類說話,描繪小人物的世界,是關懷,在現實生活的觀察者,原初生活的實踐者,寂寞的書寫者,建構原住民族的思想者,在水世界旅行,在海底與魚類對話,可惜我沒有愛情觀。

重點旅遊資訊

最新小島消息

社群連結 / 搜尋

  • 蘭嶼.人之島
  • 蘭嶼.蘭色大門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