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我去隔壁部落牽我的機車,回來看見老海人與大他兩歲的潛水朋友坐在公路邊的涼台上望著海,他兩已經六十多歲了,光棍,各自喝著自己的老米酒,我曾經都跟著他們潛水好幾年,昨葉我沒有跟他們坐在一塊,說,不好意思跟我坐在一起,因為沒去反核。我坐在公路邊看著他們,想著他們的過去,心情忽然沉重了起來,若是沒有老人年金,他們身無分文,有時想送衣服給他們,很怕傷了他們的尊嚴,想舉起相機幫他們留一張照片,卻不忍心抓住他們的生靈,而我不願意買酒給他們。我坐著,無數遊客的機車往返,車燈閃過他們望海的身影,沒人跟他們說話,我卻找不出話題。酒喝完了,一個往東,一個往北,明晚只要沒有下噢,他們還會在那兒說海洋跟他們的故事,也許明晚我煮一鍋魚湯跟他們說現代海裡的故事。
朗島好月盃 海上自救法教學 文化傳承意味濃厚
[張育菁/報導]第17屆朗島社區好月盃「划船、游泳競賽活動」在7月10日展開。一早,7條25公尺的海上水道在朗島的灣澳等待水中健兒們來此一較高下;雖然下午颳起大風,但是划船比賽仍然精彩上演。同時大會也進行了海上翻船時的自救法教學,讓年輕人更加認識自己的文化。
「朗島好月盃」舉辦至今已經有17年之久,也是島上第一個舉辦的部落。這幾年也開始有其他部落跟進。7月14日野銀社區也在野銀的灣澳舉辦好月盃划船、游泳比賽,同時開放給觀光客體驗划拼板舟。
擔任朗島好月盃大會司儀的謝永泉表示,「海上自救法教學」在傳統來說是很觸霉頭的,但是為了讓年輕人了解怎麼在海上自救,這項活動反而成為朗島好月盃活動裡,十分具有特色的項目。
朗島教會傳道王榮基說,部落裡的大型活動,主要目的是為了讓旅居在外的年輕人能夠返鄉參與,透過參與才能更認同自己是社區的一份子。返鄉工作第二年的朗島青年總威,今年第一次參加划船比賽。他說:「這是第一次划船,要真正下去划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這種經驗的累積對我來說意義很大。希望好月盃不僅只是比賽而已,而且還是能讓年輕人學習自己文化的機會與場域。」
一起出力 投票台鐵新車命名「蘭嶼號」!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耗資106億元新購置17列共136節傾斜式電聯車,並將於明年花東鐵路電氣化完工通車行駛到臺東,到台東的時間也將大幅縮短。目前台鐵正徵求命名計畫,「蘭嶼」的命名現在已經通過第一階段專家評選,進入第二階段網路票選了,請大家出力,讓蘭嶼的名字飛馳花東的碧海藍天,一起催生「蘭嶼號」吧!
觀光旺季遊客多 遊客成紅綠燈
[張育菁/報導]蘭嶼島上最著名的的紅綠燈是「豬」、「羊」,但最近紅綠燈的種類又多了一項——觀光客。隨著暑假的到來,蘭嶼的環島公路上有隨處可見的觀光客,歪斜地騎著機車,忘情地欣賞沿途的風景;甚至大剌剌地的站在馬路中間,只為了捕捉蘭嶼山羊的百態風情。然而這樣的舉動,卻造成交通安全的疑慮。
7月10日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到朗島社區辦理生態旅遊的社區培力計畫,討論了如何提昇蘭嶼的旅遊品質,教育觀光客,讓觀光客更尊重、了解蘭嶼的美。與會的民政課長謝春英指出:「現在蘭嶼的紅綠燈是豬、羊、觀光客。」有些觀光客為了拍照甚至躺在馬路上,造成居民交通上極大的困擾。
還有民眾提到,帶團解說時,遊客將車子停在馬路兩旁,原本就狹小的道路,變得更不容易行駛。還有些台灣的導遊,將遊客帶到墓地等禁區,即便是一再勸阻,這些導遊還是照做不誤。而這樣的問題屢見不顯,至今都尚無法規範。
海管處副處長呂志廣回應,未來將印製蘭嶼須知等手冊、文宣,發給船、航空公司以及島上民宿業者,教育來蘭嶼的遊客,可以尊重當地的文化、保育蘭嶼的生態。
海底的原住民
我今天潛水的地方,很好,沒有一個人潛水,除了自己以外,在海底礁石縫尋找不被驚嚇的魚,然而,那些魚也是海底的原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