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島好月盃 海上自救法教學 文化傳承意味濃厚

[張育菁/報導]第17屆朗島社區好月盃「划船、游泳競賽活動」在7月10日展開。一早,7條25公尺的海上水道在朗島的灣澳等待水中健兒們來此一較高下;雖然下午颳起大風,但是划船比賽仍然精彩上演。同時大會也進行了海上翻船時的自救法教學,讓年輕人更加認識自己的文化。

「朗島好月盃」舉辦至今已經有17年之久,也是島上第一個舉辦的部落。這幾年也開始有其他部落跟進。7月14日野銀社區也在野銀的灣澳舉辦好月盃划船、游泳比賽,同時開放給觀光客體驗划拼板舟。

擔任朗島好月盃大會司儀的謝永泉表示,「海上自救法教學」在傳統來說是很觸霉頭的,但是為了讓年輕人了解怎麼在海上自救,這項活動反而成為朗島好月盃活動裡,十分具有特色的項目。

朗島教會傳道王榮基說,部落裡的大型活動,主要目的是為了讓旅居在外的年輕人能夠返鄉參與,透過參與才能更認同自己是社區的一份子。返鄉工作第二年的朗島青年總威,今年第一次參加划船比賽。他說:「這是第一次划船,要真正下去划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這種經驗的累積對我來說意義很大。希望好月盃不僅只是比賽而已,而且還是能讓年輕人學習自己文化的機會與場域。」

 

 

一起出力 投票台鐵新車命名「蘭嶼號」!

蘭嶼號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耗資106億元新購置17列共136節傾斜式電聯車,並將於明年花東鐵路電氣化完工通車行駛到臺東,到台東的時間也將大幅縮短。目前台鐵正徵求命名計畫,「蘭嶼」的命名現在已經通過第一階段專家評選,進入第二階段網路票選了,請大家出力,讓蘭嶼的名字飛馳花東的碧海藍天,一起催生「蘭嶼號」吧!

活動網址:http://naming.taitung.gov.tw/

票選網址:http://naming.taitung.gov.tw/choice.php

觀光旺季遊客多 遊客成紅綠燈

[張育菁/報導]蘭嶼島上最著名的的紅綠燈是「豬」、「羊」,但最近紅綠燈的種類又多了一項——觀光客。隨著暑假的到來,蘭嶼的環島公路上有隨處可見的觀光客,歪斜地騎著機車,忘情地欣賞沿途的風景;甚至大剌剌地的站在馬路中間,只為了捕捉蘭嶼山羊的百態風情。然而這樣的舉動,卻造成交通安全的疑慮。

 

710日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到朗島社區辦理生態旅遊的社區培力計畫,討論了如何提昇蘭嶼的旅遊品質,教育觀光客,讓觀光客更尊重、了解蘭嶼的美。與會的民政課長謝春英指出:「現在蘭嶼的紅綠燈是豬、羊、觀光客。」有些觀光客為了拍照甚至躺在馬路上,造成居民交通上極大的困擾。

 

還有民眾提到,帶團解說時,遊客將車子停在馬路兩旁,原本就狹小的道路,變得更不容易行駛。還有些台灣的導遊,將遊客帶到墓地等禁區,即便是一再勸阻,這些導遊還是照做不誤。而這樣的問題屢見不顯,至今都尚無法規範。

 

海管處副處長呂志廣回應,未來將印製蘭嶼須知等手冊、文宣,發給船、航空公司以及島上民宿業者,教育來蘭嶼的遊客,可以尊重當地的文化、保育蘭嶼的生態。

朗島小米豐收祭熱鬧登場 發攝影證 簽切結書 杜絕外客移作商業用途

[張育菁/報導]睽違近10年朗島部落再度舉辦小米豐收祭(mivaci),為了讓遠在台灣工作、念書的孩子能返鄉參與,特地選在77日辦理。適逢周末假期,一早朗島國小的走廊上擠滿了拿著大砲攝影機的觀光客,為了避免自己的文化被外地人消費,朗島社區要求所有攜帶攝影機入場者都必須購買攝影證,同時也簽下切結書,確保自己的文化不被外人移作商業用途。

 

朗島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郭惠妹說,小米豐收祭演變至今已成為全村性的活動,全村的人一起種小米、採收、搗小米。為了讓遠在台灣的孩子能一同參與,才讓祭典延期至7月份。

 

為了鼓勵孩子們返鄉參與,司令台的後方貼了一張紅紙,書寫著給部落孩子的鼓勵;為了彰顯文化的重要,有青年學生組的同學特地將「傳承」兩字寫在背上,艷陽下,他們邁力地跳著,汗水淋漓,讓背上的「傳承」,顯得更加耀眼。

 

郭惠妹指出,過去曾經在辦理祭典時,有記者將所拍攝的影像製成明信片販售,而這類的情形層出不窮,卻不曾回饋地方。為了避免文化遭外人移作商業用途,這次的小米豐收祭才決定,要求凡是有攜帶攝影器材的人,都必須購買攝影證,並簽下切結書,以避免類似的狀況再度發生。

重點旅遊資訊

最新小島消息

社群連結 / 搜尋

  • 蘭嶼.人之島
  • 蘭嶼.蘭色大門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