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貯存場續租案」 年底前不列入土審會提案

[張育菁/報導]由於近日鄉民的反核廢行動及相關輿論,倍受爭議的「貯存場續租案」雖列入土審會臨時動議,但並未在會議中有任何討論。一早,部落文化基金會執行長Hugu與蘭嶼青年行動聯盟林詩嵐等人,都到場關切,表示「反對續租」的立場。鄉長江多利說:「在4.4億未執行完畢以前,『貯存場續租案』將不做討論;在年底以前,都將不討論此案。」

    蘭嶼鄉第二次土地審查委員會,在4月3日上午9點於鄉公所會議室召開。隨著蘭嶼貯存場土地租約到期與十年前的前車之鑑,反核廢的鄉民們對於「貯存場土地續租案」投以高度的關注。 由於土審會並不開放旁人列席,開會的同時,部落文化基金會執行長Hugu與蘭嶼青年行動聯盟林詩嵐等人,在場外拿著海報,表達「反對續租」的訴求。由於「貯存場土地續租」一案,爭議性相當高,鄉長與其他土審委員都因此受到不少輿論壓力。

    鄉長江多利說,4.4億若尚未執行完畢,要如何與台電談判;再者,關於土地續租案,鄉公所還尚未下鄉彙整鄉民的意見,所以無法討論該案。

「醫療防癌險」擬列入4.4億輔導金用途

[張育菁/報導]「95-100年度台電輔導金委員會」於4月6日召開第一次委員會,主要討論委員會的組織章程、委員遴選辦法以及4.4億台電輔導金用途。除了輔導就業轉業計畫外,委員會初步決議,未來將有一部分的經費用於「醫療防癌險」。台電輔導金委員會將每半年召開一次,並有不定期的臨時會召開。

31名委員共出席25位,不少關心此案的鄉民以及鄉民代表們也列席旁聽。經委員會最後決議,「95-100年度台電輔導金」4.4億將支用於:「輔導就業轉業計畫」、「急難救助」、「醫療防癌險」、「行政管理費」等4項。至於這四項計畫的詳細內容將由鄉公所擬定後則期再議,最後結果將送交鄉民代表會審定。

幾經波折後,「95-100年度台電輔導金委員會」終於在4月6日於鄉公所會議室召開第一次審查委員會。鄉公所依據日前下鄉巡迴時所匯集的鄉民的訴求,將4.4億做了初步規劃。除輔導就業轉業計畫外,另列有基礎建設工程、急難救助、人才培育獎助、文化建設、永續產業、行政管理費等7項計畫。

輔導就業轉業金的部分,以「軍公教人員提升專業技能計畫」和補助對象的資格,最具爭議。紅頭周朝結、漁人周貴光皆表示,軍公教人員有固定薪資,無須輔導就業、轉業。周貴光強調,4.4億乃是源自於原住民保留地的規定辦法而來,所以這筆錢不應該受惠於漢人。漁人鍾馬雄所提議的「農漁業發展計畫」因未過半數,而作罷。

野銀廖明德則針對民眾於95-100年間去世而無法受惠的情形提出解套。他認為應該編列「醫療防癌險」,可使鄉民在有病痛,甚至是去世後,皆有保險金支領,以減輕經濟負擔。而「基礎建設工程」的部份,則有兩造看法,有不少委員認為應由其他經費支出,也有一些委員認為可使用部份經費於基礎建設。

*履歷已於101/06/29截止收件*2012蘭嶼鄉野銀部落工讀生(換工)訊息

職業類別:以工交換食宿
  • 工作地點:台東縣蘭嶼鄉野銀部落
  • 僱用人數:1~2人/每月
  • 工作內容:客房清潔養護、民宿環境清潔…等。
  • 工時:依規定
  • 膳宿:供膳宿
  • 上班日期:4 ~ 9月
  • (工讀最短以一個月為限,滿二個月以上者佳提供台東-蘭嶼來回交通費用)

以上職缺意者請先將履歷電郵蘭嶼就服台(勿直接電洽業者造成困擾)

無牌中古車找不到原車主 「該怎麼辦?」

   [張育菁/報導]台東監理站3月27日於鄉公所旁會議室辦理巡迴服務,上午10點剛過,已有30-40位鄉民一早鄉公所會議室便湧進大批頻種辦理行照。前來,多數為行照辦理、驗車。蘭嶼車輛多為中古無牌車,不少鄉民一早便來會議室報到,但因無法證明車主為誰,所以無法辦理過戶、領牌,鄉民們直呼「那該怎麼辦?」

    台東監理站副站長周志昌表示,原本註銷報廢的車輛是不能再重新領牌的,但蘭嶼的情況特殊,因此特別開放以個案方式處理。凡能出示原車主證件的,便能重新領牌。至於無法證明車主的車輛,周志昌建議,鄉民們或許可以考慮將車子再賣出,重新購買能找到原車主的車輛,再將車子過戶到自己名下,便可領牌。

    台東監理站以往都是半年一次巡迴服務,因為這次來辦理相關業務的情況特別踴躍,監理站副站長周志昌說:「考量鄉民的需求,可能會在下個月底再辦理巡迴服務。」若鄉民有任何不清楚的部分,鄉公所也將辦公聽會,讓鄉民更了解相關規定及做法。

監理所除了辦理行照駕照發放,還有驗車服務。

現代招魚祭小船上灘頭 顯漁團組織沒落

  [張育菁/報導]3月11日野銀部落舉行招魚祭(meyvanwa),即日起蘭嶼全面進入飛魚季。「飛魚季」是島上野銀招魚祭2012/03/11(野銀廖明德/提供)重要的生產時期,許多禁忌、習俗隨著社會的變遷,舊時,漁團組織主導了一切船的建造與捕飛魚的相關事宜;隨著社會的變遷,灘頭上的大船不少都改由公所補助建造的共有船;招魚祭繁複的禁忌也逐漸在改變中。

    招魚祭結束,各部落灘頭上的大船都蓄勢待發,等待黑潮所帶來成批的飛魚群。以前,招魚祭時灘頭上只能停放6人以上的大船(cinekeran a tlo),直到小飛魚祭(papataw)才能有小船上灘頭;而今,各部落3人以下的小船,早已在招魚祭時上了灘頭。

    野銀部落李良炎說,野銀部落今年有2艘大船,一艘為部落裡的漁組所有,另一艘則是公所補助給社區造的公家船,目前由社區發展協會代管。原本由各漁團船主協商招魚祭的慣例,現在則改由全社區了解曆法的老人共同決議。現在也幾乎不用大船捕飛魚了,而是改由機動船來捕。

    紅頭部落夏本奇伯愛雅說,今年招魚祭紅頭部落僅有一艘10人大船,是由各社區200萬的經費裡撥款補助的。於是幾年前部落裡召集年輕人成立新的漁組,造10人大船,老人家則在一旁指導。僅管此船為部落共有,但是漁獲則由漁組成員分享;以前是用火把捕飛魚的,現在則改以探照燈捕。

    夏本奇伯愛雅坦言,如果公所沒有補助大船建造,現在應該不太可能會有漁團主動造大船。他也說,但不能否認,這樣的文化變遷亦不失為一種延續文化的方式。

重點旅遊資訊

最新小島消息

社群連結 / 搜尋

  • 蘭嶼.人之島
  • 蘭嶼.蘭色大門 Google+